|
 |
个人论著文学
|
|
发布时间:2011/5/7 16:27:42 点击次数:1461 |
读了许多艺术大师的文章,总结了许多艺术大师的经验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地特点,那就是历代大师无不努力实践并置身于大自然中,亲近自然、崇尚自然、探索自然、理解自然、创造自然、超越自然。 大师们十分注重体验生活、深入生活,去大自然中观察物态、体会物理、理解物情,以大自然为师、深入研究、体察感悟,认真分析观察、归类加工提炼、取舍嫁接、调配联想,掌握熟悉自然规律、形态特征、结构习性及生态环境,用自己的内在精神、用自己的新鲜感受把造化之美升华为艺术精神之美,也就是“外师造化、中得心源”到大自然中去是“师造化”的最基本途径、也是艺术家通往最高艺术境界的必经之路。 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,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、体验分析、研究理解和发现认识生活,才能从中获得自然的博大宏伟、超脱宽阔、神秘和无限的境地。 生活体验得越多,感悟就越多、理解就越深、观察就越细,越觉得大自然的神秘,越有无穷无尽的东西等你挖掘,情感上也在向更深层进展。 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”,以大自然中的生活情趣、变化规律、习性特点,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、海阔天空的联想,使自己的精神内涵得以极大的升华,达到胸有成竹,万物皆在我心中,是生活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。艺术创作是以情感人,唯有至大至深的情感交融,才能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来。艺术是用心去感悟自然,感悟世界和宇宙空间,感悟和摄取生活中最具典型的和最感人至深的场面和精神,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来理解自然、改造自然、创造自然。 情感来源于自然,只有在生活中得到的真情实感才能使自己做到物沃交融、物我为一,从情感上产生呼应和共鸣,使自己的内心深处得到震撼人心的作品来。 体验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事,他需要画家生体力行、吃苦耐劳、以苦为乐、风餐露宿、顶风冒雪,不怕酷暑严寒,为了一个角度、一个场面,可能要跪倒或攀登上高处甚至冒着危险,但只有这样,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、第一手素材,才能使自己的真情实感得以和自然交融,才能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火花,才能调动自己的一切想象力,海阔天空,就地构图,大胆取舍,超越一切,随心所欲,才能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来。 我本人是个没有天赋和灵性,只能靠下笨力气玩命的苦练而成长起来的画家。从小即对家乡的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,对生活无比热爱。多年来,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写生,可说笔不离手,走到哪画到哪、对生活中的一花一草、一枝一叶、山花野卉,连及不起眼的小草我都要仔细的研究,并仔细研究他们的生长特点、生活习性、生活规律和变化,进行分类整理,编辑成册,并进行大量的文字记载,搜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,充实到自己的作品中来,使自己有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料,写得越多,越觉得研究得不够,越觉得大自然的神秘和取之不尽的源泉,有待挖掘。 我十分反对不提倡生活。足不出户的画家他们不去体验生活,靠所谓的“抄近”“走捷径”,他们靠的是各种各样的写真照片,靠名家的各种画集,进行“东挪西借”“抄之改之”改头换目,靠抄袭来完成自己的所谓作品,对自己所表现的事物一无所知,心里没底、说不明白,这样的作品是不会成为好作品的。 创作需要真情,真情来源于生活,生活才是艺术的生命,以真情实感些大自然之性情写画家之心,心领神会才能才能创造出有时代特征的感人的人生画境。, |
|
|
|
|
|
|